精神病学重点内容考试方式:开卷考试内容:症状学、心境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一、症状学: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与客观环境不相称;多伴随有痛苦的体验;引起社会功能损害。影响精神症状表现的因素:个体、环境因素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2知觉障碍:(1)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影响因素有感觉条件差、情绪因素、疲劳、意识障碍)(2)幻想性错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主观想象,错误的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事物。(3)幻觉:是一种虚幻的错觉(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症状,常与妄想并存)真性、假性幻觉的区别?无论真性幻觉还是假性幻觉都是没有外界客观刺激的,区别它们的关键是患者对幻觉的感知有没有通过感觉器官。3感知觉综合障碍(非幻觉性知觉障碍):是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觉,但对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视物变形、空间知觉障碍、周围环境改变感、自身躯体结构的感觉障碍),常见于癫痫患者4思维障碍: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思维奔逸:观念飘忽,联想速度加快、内容丰富生动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涣散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等(2)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是妄想、超价值观念和强迫观念①妄想:是一种病理性歪曲的信念(原发性妄想:直接产生于大脑的某种病理变化,找不到心理学的解释(突然性);继发性妄想:继发于其他心理障碍,可找到心理学的解释。)②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信念,有事实根据。③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5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焕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衰退6记忆障碍:(1)记忆增强:病前不能够或不重要的事都回忆得起来。(2)记忆减退:记忆四个过程都减弱。(3)遗忘症:回忆的空白(4)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并坚信不移(5)虚构:容易受暗示的影响7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缓及痴呆两种痴呆:智能、记忆、人格的全面受损,但没有意识障碍真性痴呆与假性痴呆有何区别?①真性痴呆是相对于假性痴呆而命名。它是指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和智能发育正常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引起大脑器质性损害,导致严重智能障碍。特点为患者意识清晰,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丧失,不能从事学习工作,甚至生活不能自理。②假性痴呆大都是伴随意识障碍而出现的暂时性脑机能障碍,并非真正的智能缺损,它常突然发生,也可突然消失,一般维持时间较短。表现智能缺损的程度不如痴呆严重,且智能障碍不一致,多系强烈的精神创伤而产生。其智能障碍通过适当的治疗和处理,在短期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8定向力障碍:对环境及自身状况认识能力丧失或认识错误9自知力障碍:对精神疾病的判断力及对治疗的态度的障碍10情感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波动性的改变、协调性的改变(1)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怖等(2)情感波动性的改变:情感淡漠、情感不稳、易激惹征(3)情感协调性的改变:情感倒错、情感幼稚11意志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弱、意志缺乏、意向倒错、矛盾意向等12动作行为障碍:(1)精神运动性兴奋:整个精神活动增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言语动作增多,与思维情感活动增多相一致,不脱离客观环境。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2)精神运动性抑制:整个精神活动减弱。(木僵:言语动作行为抑制。蜡样屈曲:肢体如蜡一样随意摆布。)(3)缄默症:不语,可用手示意。(4)违拗症:对提出的要求不仅没有相应的反应,甚至加以抗拒。(5)刻板动作(6)模仿动作(7)作态13意识障碍:主要为意识清晰度降低意识清晰度降低:(1)嗜睡:意识清晰度轻度降低,呼叫后能正确交谈。(2)意识混浊:强烈的刺激才能引起病人的反应、有定向障碍。(3)昏睡:意识清晰度较前更降低。(4)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任何刺激无反应。(5)朦胧状态:意识清晰度下降、范围狭窄。(6)谵妄状态:意识清晰度下降,并有大量幻觉、错觉。14不同症状的鉴别:(1)思维贫乏——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与词汇贫乏。患者体验到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