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例1计算下列各式:(1);(2);(3);(4).说明:对于有理数的加法或有理数的减法的题目,要先进行全面分析,找出特点,采用适当的步骤,才能计算正确、简便和迅速,如多个有理数相加、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逐个进行计算而得出结果.但根据题目特点,若能应用加法交换律或结合律的一定要先用这些运算律,不但可以简便运算,而且还能防止出错另外,加数中若有相反数,也应先把相反数相加.选题角度: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简单混合运算例2计算下列各题:(1);(2);(3).说明:计算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首先应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转化为加法,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的形式,再考虑能否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最后求出结果.一般应考虑到符号相同的数先加(需交换加数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符号一同交换);互为相反数的数先加,同分母的数先加,和为整数的几个数先加.选题角度:有理数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题例3已知有理数,满足,求的值.分析:条件中是两个绝对值的和等于0.因为任意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为非负数,即.而两个有理数的和是0的话,这两个数必互为相反数,即.所以有且只有:且.于是可以求出、的值,进而求出原式的值.解: ,∴,且.∴,且.∴,且.∴,∴.说明:本例反映出绝对值的一个特性,即如果几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之和等于零,则这几个有理数都等于零.选题角度:根据绝对值等式先求出字母的值然后再计算例4计算.分析:如分别计算,则十分繁琐,可先将各绝对值化简,再进行化简.解:说明:计算一个式子前应从整体着眼,选择一个最简便的方法,既省时又简单.运用绝对值的定义解题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题角度: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求值计算.分析:直接通分,比较麻烦,根据观察可发现规律:,,,…,拆开再相加就简单了.解:选题角度: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分式的和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式子写成和的形式是().A.B.C.D.2.-6的相反数与5的相反数的和的倒数是().A.B.C.D.3.若,则与它的5倍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是().A.4mB.mC.6cmD.m4.式子的正确读法是().A.负50,负40,加18,减25,加34的和B.负50减40加18减25加34C.负50减负40加18减负25加34D.负50负40加18减25加345.若有理数,则().A.三个数中至少有两个负数B.三个数中有且只有一个负数C.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负数D.三个数中有两个是正数或两个是负数6.若,,则的值为().A.B.C.8和2D.或7.若,则的取值范围是().A.B.C.或D.取任意数二、填空题1.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________.2.若,则与的关系为__________.3.已知,(1)当、同号时,则_______0,______0.(2)当、异号时,且,则_____.(填“>”、“<”或“=”)4.若,,则_____0,_______0.5.若,则_______.6.________.7.若,,,且,,则______.三、解答题1.计算下列各题:(l);(2);(3);(4);(5);(6).2.已知,,,求代数式的值.3.已知,求的值.4.计算5.计算参考答案:一、1.C2.C3.D4.B5.C6.D7.C二、1.;2.互为相反数;3.(1),;(2)<;4.>,<;5.5;6..7.5或7三、1.(1)56(2)(3)(4)213(5)1(6)2.43.或,或4.原式3.原式;下午13:00—17:00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3.1.2打卡制度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