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教育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的形式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2. 加强毒品防御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和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懂得在危害急时运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3. 弘扬禁毒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采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形式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增强禁毒意识。三、教学准备1. 学生观看过以禁毒为主题的图片展览。2. 禁毒课件、多媒体教学、实物、图片资料、卡片。3. 师生协作设计禁毒主题班会的环境。(禁毒主题班会的标题横幅等)四、教学方法线下交流、讲解授课、交流探究五、教学过程课题涉毒违法犯罪(第一课时)课1•教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呢?“国际禁毒日”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导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介绍有关知识:国际入禁毒日的由来:联合国于 1987 年 6 月 12 至 26 日在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关爱生命、远离吸毒”的口号,与会 138 个国家的 3000 多名代表致同意将每年 6 月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2、教师根据学生设计和创设的禁毒主题环境入手,揭示活动的主题一一“热爱生命、远离毒品”。新一自主探究,深入了解学生讨论观看禁毒图片的感受,自主探究,了解毒品知课识,深刻认识毒品对个体、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讲老师提问:什么是毒品?毒品包括哪些?毒品对个体、对授家庭、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有哪些?新教师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观看禁毒录像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集体朗读毒品的含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 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学生对毒品的知识和危害性有更深刻的认识。毒品的基本特征是具有依赖性、非法性、危害性。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毒品损害人的大脑、心脏功能、呼吸系统功能等,并使免疫能力下降,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吸毒成瘾者还会因吸毒过量导致死亡,吸毒过量引起死亡占吸毒死亡的 50%以上。据调查统计,吸食海洛因成瘾的吸毒者平均存活时间是 8 至 10 年。(三)成立“向毒品 SayNo”专案组,学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