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范文 10 篇 读书,让人视野开阔,头脑冷静,正像深水表面,总是波澜不惊,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处理问题从容不迫,举重若轻。以下是整理的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1 苏轼改对联 北宋大学士苏轼,少时在父亲苏洵的教导下,博览群书,知识丰富,常常受到父亲的诗朋词友的赞扬。因此有些飘飘然。 一日,年少气盛的苏轼,骄傲地写了副对联贴于自己的书房门口。 联云: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老父亲一日得闲,来到大儿子的书房检查他的学业,抬头看见对联,连连摇头暗叹。儿子如此不谦虚,他很生气。于是,找来几本文辞深奥的古书喊道:“轼儿,你细细读之吧!”说罢叹息而去。 苏轼看了一本又一本,书上的字、词、句他有很多不认得、不理解,心中十分惭愧。于是,他赶紧提笔将门上联语各加了两个字。 从此以后,苏轼虚心学习,日夜攻读,终于以他的勤奋努力,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造诣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你知道他在上下联的头上各加了那两个字。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2 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喧闹非凡。 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 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3 华罗庚猜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 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假如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 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约了读书时间,而已培育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4 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 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关于名人读书的故事 5 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 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