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评好一节初中数学课所谓听评课,是指对课堂教学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课堂上的教育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听课与评课是一体的,听评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是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的听评课才能起到促进授课者与听课者的共同进步呢?是不是教学目的达到了,学生增长了知识,就是成功的公开课呢?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成功的课不仅仅是教学目标的实现,更要以学论教,体现以学生“学”来评价教师“教”的评课思想,没有绝对成功的课,也没有毫无优点的课,评课者就是要找出闪光点与不足,继而发扬优点,摒弃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认为听评课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一、突出重点与难点教师对教材重点与难点的把握与处理,是听课者考察的要点之一,具体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自主去挖掘、开发,教师如何将教材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经验,传授的过程与方法,能力的培养,道德的教育,审美的渗透都应是听课者学习与观察的重要内容。课后的座谈会上,听课的老师都说本节课重难点突出,并处理得当,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能力的训练,是一节衔接自然,过渡自然,充分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成功之课。二、重视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该和谐统一起来。因而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就应当考察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况,学生能否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去思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否热烈,效果是否明显都应该是听课者要考查的要点。只有师生在课堂上思想达到多次共鸣,那才是精彩的一课,成功的课。正是有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才使得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简单化、明朗化。得到了大多数专家与老师的好评,这种互动成了这节课的闪光点,因为它是学生的思维与生活实际相碰撞的结果,是众人智慧集于一体的结果,这种知识的获得是具有创造意义的。三、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改革确定了“为了每名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因此,让每名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成为必要,因而在教学目标上,既要按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进行有序的教学。同时要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与形成。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听课者要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这就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以学促教,教是为了促进学”。要让学生对自己的课有好的评价,那才是最重要的,而要体现它实现它却并不易,课堂上就得十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生生,师生最大面的交流,而不是只面对少数优等生;课堂上要为学生展示错误和获得成功的机会,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允许其犯错,找出错误的原因才是有效的教学;课堂上要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注重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旧问题的解决到新问题的产生,必将激励着学生不断探索,走向成功。四、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教学活动是教师、学生、教材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时还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无论哪一步都有不确定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发生不可预知的状况,如何合理利用并解决突发的问题,这就是教学机智的运用问题,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使偶发事件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它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时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这种亮点,也是听课者学习与思考的细节。五、听课后的学习讨论首先要明确的是评课的出发点是真心实意帮助讲课教师改进教学。评课时忌高谈阔论,空洞而无内涵,忌只谈问题,不提建议;忌就课论课,不能上升到理论,听课者在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