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教育生源流失现象的调查报告 在我县只要谈到教育,生源流失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学校有难处、家长有怨言、社会不满意。生源的流失,尤其是优质生源的外流,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县教育的进一步进展,不解决优质生源流失问题,我县的教育难以振兴,人文兴县的战略难以实现。说起生源流失,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辍学流失,一种是生源外流。我县的优质生源外流在小学阶段基本很少,初中阶段有俞演俞烈之势,高中阶段最为严重(主要是因为高中的成绩直接决定了学生能考什么样的大学,家长期望值较高,再者孩子到了高中以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对其在外就读比较放心)。由于我县初中升高中的优质生源首先由一中录用,流失的优质生源绝大多数就是本应由一中录用的学生,从一中报到率可以看出,这些年我县优质生源的流失率相当惊人,近两年实行了一些措施,但是前 200 名的生源流失情况仍然比较严重,如此大量的优质生源流失自然对我县教育的进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进展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生源流失问题在我县已经存在多年,而且愈演愈烈,特别是在部分乡镇更为严重。就其成因来看,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分析起来,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的读书无用论。近来,读书无用论又有所抬头,发出此种呼声的主要是农村。曾几何时,在农村孩子中,有句比较流行的话,叫“知识改变命运”。然而,这条曾经的确让无数人改变了命运的路径却让许多人举步维艰,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就是因为大学文凭已经无法保证有一份稳定工作。更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很理想的学生,自觉升学无望,于是就放弃学业,步入社会。所以好多学生家长在孩子初中阶段或者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赴外地打工。2、恶性循环的怪圈。其实我县的教育在教学理念、师资队伍、科研水平、学校管理、布局优化等方面与周边县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但是我县一开始对生源外流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等发现形势严峻的时候,已经积重难返,优质生源流失与教学质量下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在教育竞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3、招生秩序不够法律规范。这几年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生源大战愈演愈烈,一些外市、县学校在本地区优质生源不能满足自身需要的情况下,更多地把目光投到我县,部分学校在招生时不择手段:各种虚假宣传层出不穷,各项优惠政策撩人心动,目的就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