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作文“沿途的风景” 写作导引 【金题回放】 有这样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呢在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请以“沿途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定题意,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 (一)作文首要的问题是“审题”!致命的问题也将会是因为审题粗疏、偏差导致偏题、跑题而致使立意、选材、构思谋篇满口跑调甚至一派胡言!!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词语,重点是风景两字,其实,只要是积极健康的,一切皆可成为风景, (二)存在问题: 审题上问题很大。 1、是“风景”的外延、内涵含糊不清,将“风景”混同于自身的遭际(挫折、成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致构思时不能紧扣风景是“供人观赏的”这一本质属性来选材、剪裁、组材,行文中不能体现“风景”作为客体的存在其所具有的对主体的感知、感动、感化、观照等作用; 2、是断章取义,行文中大谈“风景”的作用,忽视“沿途的”限制,不能将“风景”置于人生历程的某个阶段,写出某个阶段或生命历程至今的某几个片断,经历的阶段性、过程性体现不明显; 3、是将作文题旨误解成“要享受过程,而不要注重结果”。四是依循提示语,敷衍成篇,泛泛而谈 ,立意缺乏创新。 4、行文中硬伤刺眼。 要么“挂羊头,买羊皮”——只在分论点上一笔带过“沿途的风景”,而后便直接置换成“放慢脚步”“追求过程”“驻足内心,超越自我”“把握未来,守住信心”等等,既没有写实意义上的自然风景的描摹,也没有虚化意义上的动(感)人场景(人、事等)的刻画,“沿途的风景”早在他 /她思维的惰性作用下被他丢到爪哇国去了; 要么“拉郎配,贴标签”——坚持是人生沿途最美的风景;季羡林享受国学沿途的风景,终获成功;唐玄宗迷恋沿途的风景,导致国家灭亡;司马迁不欣赏“沿途的风景”,完成了《史记》;王昭君不顾“沿途的风景”,毅然出塞;刘丽将她救助的孩子看作是“沿途的风景”;郭明义将他救助的对象看成是“沿途的风景”; 要么装神弄鬼,唬人自唬——沿途的风景,使我们创造辉煌;沿途的风景,引领我们通向成功;沿途的风景,导致我们失败。 5、文体单一。绝大多数学生写的是规范的议论文,而分论点的表述生硬甚至无“理”。同时,写作素材的匮乏又使得用作例证的材料无法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