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结诗鉴赏 生平简介 元结(719—772),唐著名文学家。字次山,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十二年(753)登进士第。 安史之乱中,升任右金吾兵曹参军,又出任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在唐、邓、汝、蔡等州征召义军,抗击史思明叛军,使十五城因此保全。由于平乱有功,升任水部员外郎、荆南节度判官。代宗即位后,授著作郎。 广德元年(763),出任道州刺史,在该州减免赋税,安抚流亡士民,政绩显著,最高曾任容管经略使,加封左金吾卫将军。后来因为遭权臣嫉妒陷害,辞官归隐。 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反对“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绮靡浮华的形式主义诗风,提倡“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的功利目的和质朴淳厚的诗风,对中唐新乐府运动有一定影响。其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讽谕时政,抨击官吏的横征暴敛,敢于为民请命。山水诗作也清新自然。 在散文上也颇有成就。 有《元次山集》。 舂陵行并序 元结 癸卯岁,漫叟授道州刺史。道州旧四万余户,经贼已来,不满四千,大半不胜赋税。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征求符牒二百余封,皆曰“失其限者,罪至贬削。”於戏!若悉应其命,则州县破乱,刺史欲焉逃罪;若不应命,又即获罪戾,必不免也。吾将守官,静以安人,待罪而已。此州是舂陵故地,故作《舂陵行》以达下情。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 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 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 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 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 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欲令鬻儿女,言发恐乱随。 悉使索其家,而又无生资。 听彼道路言,怨伤谁复知! “去冬山贼来,杀夺几无遗。 所愿见王官,抚养以惠慈。 奈何重驱逐,不使存活为!” 安人天子命,符节我所持。 州县忽乱亡,得罪复是谁? 逋缓违诏令,蒙责固其宜。 前贤重守分,恶以祸福移。 亦云贵守官,不爱能适时。 顾惟孱弱者,正直当不亏。 何人采国风,吾欲献此辞。 元结诗鉴赏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诗人任道州刺史,道州原有四万多户人家,几经兵荒马乱,剩下的还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人民困苦不堪,而官府的横征暴敛却有增无减。元结目睹民不聊生的惨状,曾上书为民请命,并在任所修建民舍、提供耕地、免减徭役。这道诗反映了当时苦难的现实,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 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