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生活中的“善”“恶”与文学中的“美”“丑”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

高中语文 生活中的“善”“恶”与文学中的“美”“丑”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_第1页
1/1
生活中的“善”“恶”与文学中的“美”“丑” 生活中的“善”“恶”与文学中的“美”“丑” “所有的世界名著写的都是男盗女娼!”——这是刻薄的门外汉对文学的评价;“文学之美,在于让人一头雾水;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这是调皮的门外汉对文学的印象。不久前,本人听到了最为极端的攻击——有位电脑老师愤愤地冲我说:“诗人都是色狼!” 世人对文学对文艺有不同意见,这是个人价值选择和艺术品位的问题,我们应当尊重但有一点我要讲清楚,生活不等于文学,评判现实人物和艺术形象,应该有不同的标准和尺度。 文学形象是虚拟的,是写给读者欣赏的。他(她)(它)不会蹦出来杀人放火抢男霸女。因此,艺术家可以将他们塑造得鲜明、活分、有魅力。越接近读者的内心,越贴近读者的潜意识,就越能激起共鸣,形象也就越成功;反之,现实人物是真实的,是社会的一份子。他(她)(它)的言行举动能造福人类,弄不好也会危害一方。社会须将他们打造得规矩、安分、有模范带头作用。越符合法律条例,越顺从社会规范,人物也就越成功。 往深里说,现实人物的成功,有赖于人性的压抑;文学形象的成功,有赖于个性的张扬。当我们评价时,采用的也是完全不同的尺度。对于现实人物,我们以法律道德为准绳谈的是“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强调用功利价值来评判“好坏”;对于文学形象我们则以“审美”“审智”为依据,说的是“美不美”、“灵不灵”的问题,侧重于用情感价值来评判“美丑”。 功利和情感,是生活和文学的分界线。这一条线很多时候是不那么明确的——我们学文学的人也不希望它太明确:文学形象塑造得好,有一条标准,就是人物形象足够丰满。越丰满的人物形象,功利价值中的对错和情感价值中的强弱越是犬牙交错;越是参差交错人物形象越是丰满。一个普通的讲道德的人,往往满足于区分出人物身上“善恶”的道德特征,小说家还得超越这个层次,进一步挖掘内心情感中的复杂和深邃,刻画出“美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生活中的“善”“恶”与文学中的“美”“丑”随想教学教材 苏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