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时评例文 多点“屠官”魄力就少了些陈绍基们作文素材

高中语文 时评例文 多点“屠官”魄力就少了些陈绍基们作文素材_第1页
1/2
高中语文 时评例文 多点“屠官”魄力就少了些陈绍基们作文素材_第2页
2/2
多点“屠官”魄力就少了些陈绍基们 据野史记载,清末,朝中权势最为显赫的地方大员有三位,由于各自不同的行事特点,被时人称为“三屠”:湖广总督张之洞,用财如水,号称“屠财”;直隶总督袁世凯,好行杀戮,得名“屠民”;两广总督岑春煊,不畏强暴,“专爱”弹劾贪官污吏,谓之“屠官”。 对于张、袁,一般人是比较熟悉的,前者为洋务干将,后者是窃国大盗。办洋务,不惜钱财,动辄百万两银子,张大帅的确是很大方的,其中不少由于决策失误而效益不佳。对于捉襟见肘的朝廷财政来说,张之洞被加上“屠财”恶名,一点不冤。然而张之洞打理公帑虽然不精,但绝无营私之举,清廉一生,以至为官数十载、死后“家不增一亩”。与之相比,另一位“杀手”就大不同了。袁世凯既是用无数人头染红顶子的屠夫,也是“屠财”的能手,而且是公私一并“屠”。有书记载,袁“好财货,挥金如土”,“每幸一姬,辄有犒赏。宴客常备珍馐,一席之费,不减中人十家之产……敢于用财,视黄金直如土块。”由此观之,袁世凯的贪得无厌、暴殄天物,是被他的滥杀无辜掩盖了,实际上,他是货真价实的双料“屠夫”,既屠民亦屠财。 岑春煊,知名度远逊于张之洞,更不及袁世凯。尽管对其在清末民初政坛上的起伏跌宕,时人、后人褒贬不一,但对他不畏权贵、嫉恶如仇,勇于惩处贪官污吏的表现,还是一致赞扬的。据说这位岑春煊刚当广东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就为惩办贪官的事,与顶头上司两广总督谭钟麟大干了一场。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谭钟麟信用的道员王某,多行违法以权谋私之事,鱼肉商民,恶迹昭著,民愤极大。岑接受控告,认真查实后,请总督将王撤职查办,但谭钟麟不同意。于是岑自行决定,先撤掉王某的一个职务,又邀集多位同僚一道去见谭,请求谭撤掉王的督署文案之职。谭岑二人当场发生激烈争执,谭拍桌子骂人,岑春煊毫不示弱,也拍案反驳,然后“掷冠案上,拂衣而去”。尔后虽有曲折,但谭王终因营私舞弊被罢归、革职,岑的坚持控告起了不小作用。在清朝 260 多年间,布政使弹劾倒总督的案子,仅此一例。待到岑春煊当了总督之后,就更放手惩治贪官,“自监司大员以至微员佐贰,有时且劾至百余人”,就连皇亲国戚的“红人”也不放过。一名原广东官员,被权倾朝野的庆亲王保举为即将出使比利时的钦差,但此公还没出洋,就被岑春煊查实贪污巨款后即行“革职查抄”了;岑还没就此罢手,穷追保举之则,多次向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反映庆亲王“卖官”的疑点。对于“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时评例文 多点“屠官”魄力就少了些陈绍基们作文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