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14课 孔孟两章学案2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14课 孔孟两章学案2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_第1页
1/16
高中语文 第14课 孔孟两章学案2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_第2页
2/16
高中语文 第14课 孔孟两章学案2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_第3页
3/16
第 14 课 孔孟两章学习重点1.记:识记“以为、是、国、家、或、走”等词的古今词义,掌握宾语前置句式的特点,背诵课文中相关的语段及《论语》、《孟子》精选名句。2.读:正确理解孔子的“德政”和孟子的“仁政”思想及社会意义。3.写: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一段文字。4.练: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诵记名言警句《论语》名句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9.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1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孟子》名句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二、了解文学常识作者及背景(1)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1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以及史书《春秋》这些书被汉以后的读书人尊为“经”。孔子的儒家理论也作为封建思想的正统,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在品德方面,孔子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论语》现存 20 篇,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 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奉之为儒家经典。《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译注·季氏》。季氏,季孙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他是鲁国执政大夫,鲁哀公的权臣。颛臾,附属于鲁国的小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本文记录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针对“季氏讨伐颛臾”一事的谈话。冉有闪烁其词,观点含糊;孔子辞色严厉,观点鲜明,反对武力征伐、以力服人,主张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14课 孔孟两章学案2 粤教版必修4-粤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