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出了,机关“豪华风”能走吗? 据人民网报道, 6 月 27 日上午,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 2006 年度中央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李金华审计长今年所作的审计报告展示了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图景,涉及的中央部门之多,存在的问题之严重,涉及的金额之巨大,无不令人感慨良多。 民航总局、信息产业部等 4 个部门所属的 5 个单位,未经批准和超标准、超概算建设办公楼、培训中心,涉及金额 17.39 亿元。这一细节,令人瞠目结舌。6 月 1 日,中纪委等七部委通报了河南、山西、甘肃等地四起违规修建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典型案件。通报一出,舆论哗然,一些地方政府兴建豪华场所的恶行令人深恶痛绝。如今来看,兴建豪华办公楼不止是某些地方政府的癖好,比起中央某些部门,委实不过小巫见大巫而已。 自 1988 年 6 月 16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清理楼堂馆所建设项目的通知,依稀间,我国清理楼堂馆所已经走过 19 年历程。在今年国务院召开的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对政府机关违规建造楼堂馆所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坚决刹住违规修建办公楼等楼堂馆所的歪风,维护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强调要严格控制行政机关新建、扩建办公大楼,严禁建设豪华楼堂馆所,建设节约型政府。令人激愤的是,豪华大楼兴建势头愈演愈烈,是谁在推波助澜?是谁在挑战中央权威?是谁把国务院政令当作一纸空文?除了一些地方地方政府置若罔闻外,一些中央部门更是难辞其咎。 此外,在审计报告中我们看到,挪用财政资金、违规收费、少计国资和权益、多报领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这些名目繁多的违法违规行为,在审计报告中赫然和卫生部、环保总局、烟草局、民航总局、海关总署等一系部门联系起来,让人震惊。 显然,审计和发布审计报告的目的不仅是让公众知道中央部门的违法违规情况,而是为了防微杜渐,为了惩戒相关的责任人和渎职者,是为了不重蹈覆辙。一言以蔽之,是为了国家财产不被糟蹋,是捍卫公共利益,是履行审计署的职能。 因此,笔者注意到,李金华针对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五点意见。第一,进一步增强严格执行预算的自觉性,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第二,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增强预算约束力。第三,改进中央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决策和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第四,进一步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