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的母亲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2.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一、课前检测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文绉绉( ) 绰号( ) 庶祖母( )吹 笙 ( ) 摹 画( ) 眼 翳(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含义。责罚: 管束: 气量:广漠: 宽恕: 质问:3.预习课文,思考问题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2、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3、“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二.课堂展示【教学步骤】 一、导语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 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 . ,用心 爱心 专心1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提示及要求:1.抓住关键句、段。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三、提出问题 质疑探究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提问: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提问: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提问: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明确: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