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 施润泽滩阙遇友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赏析]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前二句讲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幅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是因为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是因为趋归意同。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诗的一、三、四句 , 写的是静景 , 二句写的是动景。动、静互相 衬托 , 互相映辉。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 , 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 , 仿 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 , 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 , 而此时 , 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思考] 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首诗动静结合的特点。[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一、字音嘉靖(jìnɡ)辏集(còu)喧阗(tián)趱步(zǎn)两锭(dìnɡ)牯牛(ɡǔ)鬻身(yù)恁样(nèn)缫丝(sāo)绵纩(kuànɡ)停桡(ráo)蒿恼(hāo)齑粉(jī)二、字形辨认(1)(2)(3) (4)(5) (6)三、词语辨析(1)妨碍·妨害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妨害:有害于。例:①大声说话妨碍别人学习。② 雨水过多,会妨害大豆生长。(2)逐步·逐渐逐步:一步一步地。逐渐:渐渐。例:①天色逐渐暗了下来。② 任务明确以后,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四、词语释义(1)见利忘义:见到 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2)神差鬼使:好像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 , 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3)不管三七廿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五、文学常识走近作者内容见第 7 课文学常识部分。写作背景《施润泽滩阙遇友》是“三言”中最具明代中叶时代特征的作品。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我国江南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了封建经济相当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