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赤壁赋 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赤壁赋 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1页
1/3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赤壁赋 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2页
2/3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赤壁赋 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_第3页
3/3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中学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赤壁赋 第 2 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 1【学习目的】1. 研读课文第 2、3 段,梳理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能准确地翻译文句。2. 把握“客人”的情感内涵。3. 背诵第 2、3 段。【检查预习】1. 指名朗读第 2、3 段。2.指名口头翻译文章第 2、3 段,师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语。【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 2 段2.本段可分几层?本段描写了怎样的意境?(作者的歌声;客人的箫声。箫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3.本段的喜从何体现?(由主人“饮酒乐甚,扣弦而歌”看出。这样写,可与下层“悲”形成大的反差。)4.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美人指代所思暮的人。代表一种理想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表现了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5. 本段的“悲”从何体现?(悲从客人悲凉的箫声体现)6. 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作者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7.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转折过渡。悲戚的箫声使大家“乐甚”的心情陡转,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8.诵读第 2 段,该如何把握节奏、语气?1(注意三个阶段:第一,读“乐甚”句,语速要快一些,这样可以表达快乐的心情。第二,“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语速可以逐渐放慢,情绪由快乐转为平静。将这句话作为下文“生悲”的过渡。第三,读吹箫客人倚歌和之,传出悲凉曲调时,语速要放得更慢,并且要注重重读的字。如“可读成“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二)学习第 3 节1.本段写什么?(写客人的回答,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2.客人由什么而生发感慨?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客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联想到曹操当年的浩大声势和非凡的气派,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触景生情,感慨这个一世之雄尚且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而况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呢?人生如过眼云烟,何等短暂啊。抒发怀古伤今之情。)3.诵读第 3 段,该如何把握节奏、语气?(提示:第 3 节,客人说出“悲”的原因——人生短暂,历史无情。比起气势宏大、生命悠长的长江来,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可悲!诵读这一段时,第一,读曹孟德横槊赋诗,周瑜鏖兵赤壁时,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像山那样思考 赤壁赋 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