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三中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号: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把关教师使用时间长恨歌新授2012、10学习目标1、 熟读诗歌,背诵重点诗句,理解诗意。2、 理解题目含义,能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把握诗歌主题。3、 感受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难点把握长恨歌的思想内容及主题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写作背景。白居易,字 ,号 。与 并称“元白”,与 并称“刘白”。唐德宗贞元年间(800)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历任苏州、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终刑部尚书,世称白香山。文学上,白居易主张“ ”,肯定诗歌的教育意义和政治作用。他与元稹一起倡导“ ”,揭露时弊。他的诗分为三类: 、 、 。其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深刻反映了时政弊端与民生疾苦。具有伤感色彩的长篇叙事诗《 》、《 》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流传广泛。2、写作背景本诗取材于 和 的故事。这首诗创作时间是 ,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李杨故事,当时白居易写下了《 》 _ ,陈鸿同时写下了一篇传奇《 》 _ 。白居易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3、给下列词语中加线字注音回眸( ) 凝脂( ) 云鬓( ) 骊宫( ) 鼙鼓( )城阙( ) 千乘( ) 花钿( ) 萦纡( ) 旌旗( ) 龙驭( ) 踌躇( )马嵬( ) 悄然( ) 耿耿( )霜华重( ) 衾( ) 临邛( ) 绰约( ) 玉扃( ) 参差( ) 珠箔( ) 仙袂( ) 迤逦( ) 飘飖( ) 凝睇( ) 人寰( ) 擘( )4 下列各项对句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宫佳现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B、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C、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D、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教学设计用心 爱心 专心1二、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故事情节。 2、在复述的基础上,理清情节结构。第一部分:自开头至“尽日君王看不足”第二部分:自“渔阳鼙(pí)鼓动地来”至“魂魄不曾来入梦”第三部分:自“临邛(qióng)道士鸿都客”至结束请你试着用诗化的语言来概括一下各层次的大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