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1/8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2/8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3/8
广东教育版语文必修 2《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参考资料1、 文本全解。 (1) 作者简介。 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县人。 1913 年考入清华学校,曾任《清华周刊》、 《清华学报》编辑。 1919 年积极投入五四运动,担任学生会书记。 1919 年开始写新诗。 1922 年在清华学校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珂罗拉多大学学习美术,并研读外国文学。 1923 年 9 月第一部诗集《红烛》在国内出版。 1925 年 7 月,不堪种族歧视,愤然回国。归国后在北京艺专任教务长,开始了教育工作。 1926 年 4 月,与徐志摩共同主持《晨报副刊》的《诗镌》。 1928 年 1 月,第二部诗集《死水》出版。不久,与徐志摩等共同创办《新月》杂志。 1928 年以后,闻一多先后曾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等职。 1946 年 7 月 15 日下午,在西南联大教授任上,因投身民主运动,被统治者当局暗杀。闻一多集诗人、学者、斗士三种身份于一身。他著作甚丰,有《闻一多全集》四卷和《闻一多诗全编》等留世。 早年作为新月派的主要诗人,闻一多提出新诗的“三美” ( “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 理论,倡导新诗格律化。在新诗的理论建设方面作出独特贡献。 (2) 基本解读。 《死水》作于 1926 年 4 月。此时,诗人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目睹国内“死水”般的现实,十分失望。在国外的时候,诗人曾热情地讴歌“如花的祖国” ( 《忆菊》 ) ,而现实却完全是另一回事。当时军阀统治下的中国腐败破落、满目疮痍。这一切令诗人痛苦不堪,他时刻在心底里叫喊着: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 据说,直接引发诗人的灵感并写下《死水》的,是这样一件事:在北京二龙路一带,诗人看到了一沟臭水,由此联想到中国的现实,眼前具体的景象与心中忧愤激昂的诗情相接通,于是写下 ( 死水 ) 一诗。 .' 《死水》反复写一沟叫人绝望的死水,以此来比喻现实的黑暗。面对这样一沟“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诗人主张“爽性”向它“破铜烂铁”, “剩菜残羹”,让死水给丑恶去开垦,看它能滋长出什么结果来。铜绿锈出的花,只能是“恶之花”,不论它怎样地绿成“翡翠”,锈出“桃花”,织成“罗绮”,蒸出“云霞”……也只能是一种病态的美丽。诗人以丑恶为描写对象,却写出了一番似乎是“美”的景观,包含了多层意思:首先是对畸形、怪异的现实的暴露,其次是对造成这一局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五首》素材粤教版必修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