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活”数学 江苏省如东县实验小学 管亚明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 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一切有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 ”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妙用媒体情境,给学生乐学的氛围 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选用多媒体的各种功能,可以达到奇妙的效果,营造良好的乐学氛围。 1.电子白板 (1)无限克隆功能。电子白板可以通过拖动文字或图片进行无限克隆。《数字与编码》一课,老师随机拖动屏幕上的几个数字,克隆组成“110”、“119”等数,让学生说知道的信息。白板魔术般的变出许多新数,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同时,把数字组成编码表示信息的过程动态地呈现,学生能感受到数字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2)屏幕遮盖功能。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白板的屏幕遮盖功能可以创设出猜想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想。学生在猜想后,老师移除遮盖物揭示答案。让学生经历了“猜想一验证”不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培育了创新能力。在教学身份证的编码时,老师先将编码规则用图片遮盖住,学生汇报时再逐一呈现,验证学生的答案。这不仅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知兴趣。 2.微视频 微视频声像具备,把它引入教学,将会给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圆的认识》通过微视频组织教学,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圆的画法中采纳微视频,解说和演示相结合,各步骤连贯、自然,细节演示得清楚,学生看得真切。在验证同一个圆直径、半径的关系时采纳微视频,集中介绍量、画、折等不同方法,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手机拍照 学生的操作是需要时间的,汇报时若再到实物展台上操作,()就会出现重复劳动现象。假如有多种方法,更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老师在巡视时,可以用手机逐一拍下不同方法,学生回答时把手机连同图片直接放到实物展台上展示。这样省去了学生摆的时间,却能达到同样的视觉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体验的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创设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 1.感受景色美 自然风光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充分利用这些美学资源,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培育其健康的美学情趣。《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