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1.1 劝学 素材(4)(鲁人版08版必修1)

高中语文:1.1 劝学 素材(4)(鲁人版08版必修1)_第1页
1/2
高中语文:1.1 劝学 素材(4)(鲁人版08版必修1)_第2页
2/2
【相关链接】1.走近作者荀子(约前 313-前 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世人尊称他为荀卿,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学识渊博,重实践,具有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和迷信,肯定“ 天行有常( 规律),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提出了“ 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政治上,他主张礼治、法治并用。一方面仍很重视“王道”,提倡“礼义”;同时主张“法后王”,同意武力兼并天下,用法禁、刑赏治理国家。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 性善论”提出“ 性恶论”。他特别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他认为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天赋的,是后天经过礼义教化、学习改造获得的。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共 32 篇。大多数是他自己写的,一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文章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气势浑厚,多用排比和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已由语录体发展为标题论文,标志我国古代说理文趋向成熟。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2.学习篇(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说苑》(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5)顽强而勤勉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舒曼(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语篇鉴赏】一、跨越时空、振聋发聩的思想《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荀子在开头借君子之言定论,劝导人们“学不可以已”。作者提出论点后,并没有抽象说理,而是连用了五个比喻为论据作形象地论证,前二个比喻说明学习是无止境的,人应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用人类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也说明了只要不停止学习可以后来居上。后三个比喻说明学习可以改变习性。第三段又用了五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学用心 爱心 专心习应利用外物,学习可使人能力提高。那么,应该怎样学习呢?作者又运用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地论证了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1.1 劝学 素材(4)(鲁人版08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