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 初中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一) 1)培育师生良好情感是转化的突破口。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中,要实行“忍、寻、导、信、爱。”五字教育法,加深师生感情。“忍”即遇到任何事(尤其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都要忍不发脾气;“寻”即为师者应千方百计地从学生身上寻找长处,进行表扬;“导”即引导他们加入数学兴趣小组,寻找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辅导,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信”即老师自始至终地信任他们,鼓舞他们;“爱”即以深厚的无私的爱去点燃他们内心的情感之火。正如古人所云“感人心者,先乎情”。只有数学老师让学困生真正感到春风拂面,从而为情所感,自觉或不自觉的加大投入,转变态度。 (2)通过适当方式激发学习动机,是转化的切实点。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发数学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内驱力,是转化的切入点。 ①好奇心。初中学生一般好奇心均较强,而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常因过去挫折而无所为或一瞬即逝,这时需要从外部激发,老师应充分发挥数学魅力,比如让他们计算122,212,1122,2112,1132,3112,然后看有何发现:122=144;212=441;1122=12544;2112=44521;1132=12769;3112=96721,让他们体验数学世界的奇异性。 ②兴趣。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而热情是一种魔力,这会制造出奇迹。”兴趣是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动机,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好奇心的延续和进展,唯有热爱,才能主动长久参加。通过启发、诱导、点拨、观察等手段,将学生引导到探究和挖掘知识的活动中去,变枯燥的学习内容为具有趣味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趣,产生乐趣,逐步形成志趣。比如在教学中,通过打桌球的技巧讲轴对称;通过春游拍照片讲黄金分割;通过解三角形求方位瞄准射击目标讲当好一名解放军应具备的基本知识;通过计算仰角求建筑物的高度,做一名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他们今后生活、工作中的作用,帮助他们培育学习数学兴趣及产生学数学的乐趣。 ③及时反馈,适当竞争。对学困生的学习结果一定要及时反馈,而且反馈应倾斜,学困生的学习结果出现错误或不足很自然的,老师应着重关注正确的合理的部分,并不吝赞扬话语,要让他们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