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4 篇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4 篇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1 为了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注入新的活力,本学期初校长要求全体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为此理科教研组在第三周教研会上提出理科组老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经过了为期四周的学习和思考,我主要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老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的改革目的,以学生进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作为出发点,老师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不是作为一个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课堂上,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都活跃起来,使学生学会了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从而喜爱上数学。老师应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老师缺乏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在讲课时,课上老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老师的讲为主的数学教学过程,占用了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时间,使老师成为课堂上的独奏者,学生只是听众、观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在走进课堂前,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充满着各自不同的先前经验和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这就要求老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讨、沟通,让他们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并进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当然,老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以往的教学中,老师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学习潜力估量不足,所以老师包办代替的多,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即使让学生自学也是由“扶”到“半扶半放”,再到“放”。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这就是说老师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老师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必将大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参加到学生中间,及时了解到、反馈到学生目前学习的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