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观课报告化学观课报告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九年级化学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袁美清老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有效复习,将所学内容进行了巩固提高。经过集体备课,袁老师又精心的进行二次讲课,教学中采纳了自主学习,合作沟通,反馈展示,精讲点拨的课堂教学流程,课堂主线非常清楚。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教学重点突出,围绕教学重点设计了多个层面的活动,如写基本的方程式,根据图片写方程式等。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满足了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学案设计的很好很有用。 2、做到了精讲点拨。袁老师充分发挥了老师的支架作用。有必要的示范,有重难点的解疑,将知识进行了梳理,引申和拓展。 3、在学生活动中老师及时的给予了反馈、矫正、启发、强化。例如,教会学生自信的在课堂中展示,鼓舞学生大胆发言。能对学生进行多元、正面评价,与学生互动融洽。 4、袁老师根据课堂教学需求有效的整合教材。在题目的选择上更注重了基础,可以增加典型的中考题。增加根据信息书写方程式的练习。 教学建议:课前预习的处理可以实行小组互相讨论、组长展示解疑的方式会更好。化学观课报告 2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主体是九年级学生,在九月份刚开始学习化学时,一直强调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但真正设计实验去探究学习化学知识的机会又很少,尤其在学生探究蜡烛燃烧生成物实验现象又很不明显。等到学过了氧气的编写方法后,也知道了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 CO2。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学好化学,实验的方法不可少。就想能不能把蜡烛燃烧的生成物编写起来再验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制造更多机会,培育学生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能力储备上看,学生在前面几单元学习过程中,已初步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以上方面的原因为本节课尝试通过实验活动,探究“捕捉”气体去“审查”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创设情景,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明确探究目标,引导学生顺利地进行科学探究。 二、尝试“探究”教学模式,突出实验设计过程的指导 本课题内容以课本内容为基础,问题产生于课本,但却是课本内容的升华。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探究实验的思路,感受探究实验的一个过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归纳小结——课堂延伸——课堂突破——实验设计——整理步骤——分组探究——方案评价——探究小结。 通过创设探究欲的学习情境,运用问题引导,借助多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