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13、人教必修3全册复习提纲(38页)

13、人教必修3全册复习提纲(38页)_第1页
1/38
13、人教必修3全册复习提纲(38页)_第2页
2/38
13、人教必修3全册复习提纲(38页)_第3页
3/38
高二历史(文化史)复习纲要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一条线索:古代思想领域由“百家争鸣”到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过程。2、掌握理论: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学思想的形成课标要求: 了解百家争鸣;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观点,理解儒家的形成。 知识梳理:1.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 孔子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方面的主张。政治思想 ; 。仁:孝、爱人、忠恕。反对统治者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体贴民情,主张“以德为政”。礼:周礼:君臣父子。哲学思想天是最高的人格神,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方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 敬鬼神而远之: (原因)敬畏: 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足。远之: 强调关注现实社会, 把处理现实问题放在首位。4. 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1)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2)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自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地位也提高了。(3)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 ;社会动乱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5. 老子, 也称老聃 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1、哲学思想:“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万物,有生于无。2、辨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但可以互相转化3、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政治上的放任主义和伦理的自然主义)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 1 上绝无仅有。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 迅 速 发 展 , 为 学 术 文 化 的 繁 荣 提 供 了 物 质 条 件 。 第 二 , 在 政 治 上 ,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13、人教必修3全册复习提纲(38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