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等比数列(2)【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以及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等比数列“等比”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教学过程】☆复习回顾: 等比数列定义: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叠乘) 公式:☆学生活动:思考:等比数列中,观察各项,有没有类似等差数列相关的性质?☆建构数学:1、等比数列的证明:回归为“定义证明”2、性质:①若,则② 若,则3、用方程的思想去解决“等差、等比混合”问题。☆数学运用:例 1:(1)若是等比数列,求证:也是等比数列.(2),求证:是等比数列,并求公比.例 2:等比数列中,(1)若,则__________________.(2)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 爱心 专心(3)若,则________.(4)若,则=___________________.例 3:(1)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求的值.(2)等差数列中,若,且又成等比数列,求公差 d.例 4.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积为 27,它们的平方和为 91,求这三个数。例 5:一个边长为 1 的正三角形,将两边三等份,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形外作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如此下去……,试求另几个图形的边长。☆回顾小结:等比数列的性质(要和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类比记忆).☆ 课外作业:书练习第 1,2 题,习题第 6,8,9,10 题.用心 爱心 专心巩固练习八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1、等比数列中,,则______________.2、设成等差,,则=_________________.3、等比数列,,则=____________________.4、在数列中,若,则_________.5、等比中,首项,且是递增数列,则 q 范围是______________.6、等比中,,则__________________.7、等比中,,求的值.用心 爱心 专心8、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且成等比数列,求的值.9、在等比数列中,,求的通项公式.10、等差数列公差为 2,若成等比数列,求.用心 爱心 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