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考纲分析(作文)关于写作,考纲从总体上增加了“表达应用 E”。明确了写作的考试能力层级。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学生实际。如在“有文采”一项中,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这表明高考作文从指导思想上开始反对追求华美、堆砌词藻的不良文风。另外,今年除诗歌外,其余文体和所有作文题型都在考试范围内,字数不少于 800 字。作文每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 2007 年山东卷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在延续近几年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为主,稳中有变”的总体趋势下,强调了变化。一是审题的难度有所降低。作文题采用了学生常见的话题形式,只要是在话题范围内,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写作角度、题材,自主确定文体。其次,避开了往年常用的“材料加话题”形式,免去各种铺垫,直接引出话题,同时也是一个明确的观点,因而审题难度相对较小。此次作文题审题难度的降低,意味着作文试题考查的重心将更多地转向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的深度、广度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二是立意选材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07年山东卷作文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立意选材相对自由,既体现了适度的限制,又为学生提供了驰骋想象、展示个性的空间。三是强调了“文体特征鲜明”。山东卷作文题把“文体特征鲜明”明确写入要求当中,不管是选择哪一种文体,必须是写什么像什么,不可以写成“四不像”。这对于平时在写作训练中不愿意受文体约束,自以为是,信笔挥洒的考生,不能不说是敲响了警钟。08 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为《春来草自青》,作文要求是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一篇自命题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 800 左右。从形式上看,承袭了 07 年“时间不会让记忆风化”的路子,仍然以一句话作为话题,没有材料和导语限制。这个题目,从行文上看,抒情、议论、记叙都很容易下笔;从内容上看,切近社会热点,又以佛家诗句设置障碍,有效防治了抄袭和套作。但这个作文命题,看起来容易,对于考生来说,写好了极为困难。立意的缺乏深刻性,往往导致高分作文极少;而话题作文本身扣紧话题的要求,必然导致相当多的学生这次考场作文脱离话题造成零分或者低分。07、08年的山东高考作文都是以一句话为话题,没有材料和导语限制。2008年全国一共 18 套试题,只有 4 套试题采用话题作文的方式,所以我省话题作文的考查形式有可能改变创新,可能会出现命题作文或者新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