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届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

2009届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_第1页
1/12
2009届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_第2页
2/12
2009届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_第3页
3/12
2009 届高三语文教学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考试说明】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考点解读】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表现力”重在艺术性。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要求从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探究民族心理与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设题类型】一、分析作品结构——问情节1、线索安排:单线和双线(明线暗线)《药》2、情节层次: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结构技巧:对比、抑扬、悬念、倒叙、插叙、伏笔、照应、出人意料的结尾、意味深长的细节。4、情节作用:① 推动情节:一个情节推动另一个情节② 刻画人物:人物性格是通过故事情节发展而展示出来的③ 揭示主题:根本是为主题服务 。二、分析人物形象——问形象1、表现人物手法:① 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②间接描写:以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环境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9届高三语文教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