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高考二轮复习学案——物体运动【基础要点归纳】一、地球运动1.地球运动的基本情况(1)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概况的比较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 660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 月初)和远日点(7 月初)之分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自转 3600,23 时 56 分4 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 360059′,24 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转 3600,365 天 6 时 9 分10 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是日常所用周期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 0 外,其它各点均为 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 0(1)位于近日点(1 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 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 10(3)平均线速度为 30 千米/秒(2)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目前为 23026′,在数值上与地轴的倾角互余。(3)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用心 爱心 专心①地方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移动情况如上图所示: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⑴ 产生昼夜交替 昼夜的形成: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并非地球自转形成)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故晨昏线由东向西运动) 昼夜交替的周期:1 个太阳日(24 小时) ⑵ 产生经度的时差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二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 分钟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为“+”,西侧为“—”(东加西减)经度差的求法:所求地和已知地的经度在 0°经线的两侧为“+”同侧为“—”(两侧加,同侧减)② 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为区时。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0,如西五区的中央经线=5(W)×150,即为 750W。③ 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 1800 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