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公务秘书2上行文3信访4办公自动化5秘书的表达能力6个别访谈7协调8会见9秘书活动10秘书人员11秘书方法12秘书业务13秘书技术14狭义领导意图15秘书环境16公务秘书17广义的秘书18广义的秘书工作19秘书制度20秘书机构(广义)21机构22管理职能23中枢机关24秘书职能25会议26会议预案27商务谈判28直接调查法29谈判议程30信访工作31礼仪32接待规格33事务(广义)34值班35会谈36庆典仪式37企业38私人秘书39秘书职业40狭义的秘书定义一、名词解释:1答:指服务于各级机关、社会团体、国有或集体企事业单位的秘书人员。2答:指下级机关(或单位)向所属上级机关的行文,如报告、请示等。3答:是来信来访的简称,是指信访人通过书信、走访、电话、电报等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负责人反映情况,表达个人或集体意愿,并由有关机关和单位负责处理的社会活动。4答:办公自动化或称办公室自动化,其英文名称为officeAutomation,简称为OA。这是自动化的一个分支,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D.S.哈德于1956年首创的。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5答:秘书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两方面。口头表达能力就是如何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维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指书面表达的能力,即一般的写作能力。6答:是指有选择地对一个存在特定社会关系和环境的具有生动个性的特定个体的访问。7答:就一般意义而言,协调是主客体之间为实现一个共同的目的而相互沟通,寻找共同点,从而实现某种平衡,达到某种默契的一种行为方式。8答:会见指双方会晤。凡身份高的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又称接见或召见。反之凡身份低的会见身份高的或是客人会见主人,称为拜见或拜会。9答:就是秘书人员为领导着进行有效决策与管理所采取的辅助行为。10答:泛指从事秘书工作或秘书性工作的各类人员,如领导着的个人秘书、秘书机构中的集体秘书,以及为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服务的非专职秘书人员。11答:是秘书活动得以运行的媒介,亦指秘书人员在认识、表达和处理各种事务时所采取的途径、方式、手段和程序等的总称。12答:是指秘书人员或秘书机构的专业工作。13答:秘书人员用于处理事务的方法、手段和技能。它同秘书业务能力相比,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14答:是指领导者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意见、倾向和企图。15答: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秘书活动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组织环境和办公环境等内外部环境。其中以组织环境与秘书活动的关系最密切、办公室次之,其他再次之。16答:就是在国家机关、国有或集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官办社团中担任秘书工作的公职人员。17答:我们统称为秘书人员,一般由四部分人组成:一是秘书,即由组织或人事部门正式任命的,具有某种职务的秘书人员,如秘书局局长、处长、科长和科员等。二是秘书工作者,即虽无秘书职务,但实际上从事秘书工作,或秘书性工作的秘书人员。三是机要人员,即由保密工作部门和用人主管部门审批的,经管国家和集体秘密事项的人员。四是秘书首长,即拥有决策权、指挥权,又主管办公厅(室)工作的负责人。18答:是指秘书人员为完成辅助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的任务而在一定业务范围内的劳动。19答:主要是狭义的制度,即秘书工作制定和秘书管理制度,其中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即惯例)秘书制度。20答:是指凡具有参谋助手、沟通协调、督促检查等功能,并为领导工作和机关工作服务的办事部门,如办公厅(室)中的秘书、文书、机要、信息、调研、督查、信访、接待和值班等业务部门。21答:是组织的组成部分一般为组织中的内设单位。22答:是管理人员在完成管理任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职责与功能。23答:是在决策管理系统中起总的主导作用的机关,在一级组织中能够统揽一切。24答:是秘书活动的作画、职责、作用和交通的统称。25答:是指有组织、有领导的召集人们商议事情的行为过程。26答:是会议的筹备方案。在会议如开之前,必须周密、细致地制定会议预案,以保证会议的顺利进行。27答:买卖双方为了促成买卖成交或解决双方争议,与争端,以取得各自经济利益而进行的磋商活动。28答:即由谈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