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一、当归病害(一)麻口病:是影响当归质量和产量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 40%-50%,严重地块高达 100%,当归麻口病主要危害根部,主要发生在当归成药期(栽植后第二年),在当归整个生育期均有危害,但以前期为主,主要发生在根部,感染初期,根部外表无明显症状,但其纵切面可见褐色糠腐状侵染点;根表皮黄褐色综裂,裂纹深 1—2mm,毛根增多并畸化,病虫伤斑累累,内部组织呈海绵状木质化,严重发病时当归头部整个皮层组织呈褐色糠腐干烂。当归麻口病的致病菌为燕麦镰刀菌、拟枝抱镰刀菌、茄病镰刀菌、木贼镰刀菌、尖抱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 6 种真菌是直接病因,地下害虫、人为和机械创伤形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原菌的侵染,无脊椎动物携带病原并参与危害,更导致该病的严重发生。(二)根腐病:是影响当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率 3-5%,严重时达 50%,根部初呈褐色,其危害当归根、茎,不论是幼苗期,还是成株期都能发病。在发病期间,一般表现为地上部分叶片变褐至枯黄,变软下垂,植株逐渐枯萎,根部组织呈现褐色,后腐烂变成黑色水浸状,最终整株萎蔫死亡。6 月初开始发病,7 月危害严重,直至收获。(三)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外围出现褪绿晕圈,边缘呈现红褐色,中心灰白色。后期在病斑内出现黑色小颗粒,病情严重时,叶片大部分呈红褐色,最后逐渐枯萎死亡。5 月下旬开始发病,7〜8 月较重,一直延至 10 月。(四)白粉病:主要危害其叶、茎和花器,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灰白色粉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小颗粒,病情发展迅速,全叶布满白粉,逐渐枯死。5 月下旬开始发病,7〜8 月较重,直至 10月。(五)锈病:危害当归叶片。夏抱子堆散生或群生在叶背面,裸露,褐色。冬抱子堆叶两面生,裸露,黑色。可多次重复侵染。在温度 18〜22°C、相对湿度 75%〜80%的条件下,蔓延迅速。二、当归虫害1、金针虫:为鞘翅目叩头甲科沟金针虫,种类较多,幼虫吞食根部,使幼苗和植株萎黄枯死,造成缺苗、断畦。2、小地老虎:为鳞翅目夜蛾科小地老虎,初孵幼虫取食幼苗的嫩叶和生长点,1-2 龄幼虫咬食呈小孔或缺刻,有的咬穿心叶形成小排孔。3 龄以后多在表土层取食茎基部,可咬断嫩茎,或将较粗茎基部咬成缺刻。危害严重时大量幼苗基部被咬断或茎基残缺,以致凋萎死亡。优势部分幼虫还能爬至幼苗顶端取食,咬断嫩梢。3、蛴螬:又名白地蚕,是鞘翅目金龟总科幼虫的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