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华山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诗文对比,体会古诗的意思。 3、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 激励学生努力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教学重难点:对课文第二段诗文的体会领悟。 教学准备:板书词语、课件、奖品; 查找华山资料,我国名山的资料。 教学方法:品读课文、看图、谈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引导说话。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5 课,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宋代 寇准 登华山 七岁 艰难 山顶 举头 回首 情不自禁 吟诵 连连点头 赞扬 字音:师:谁能读准这些词语?朗读要求:读正确,声音响亮。 指名读,一二两组、三四两组竞赛读。开火车读赞扬。 字形:师:宋代的代是左右结构,需要注意什么? 生:代右边不能多一撇!可以和找比较。 3、引导说话。 师:谁能选用其中的词语来说话?其他同学听听他选用了那几个词语? 生:他们艰难地爬上了山顶。(选用了艰难和山顶两个词语) 生:寇准登华山时吟诵了一首诗。(选用了寇准和登华山三个词语) 二、初读古诗,激趣导入。 过渡:这就是寇准登上华山顶时吟诵的诗。 1、出示古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进,回首白云低。 师:谁想来读读这首古诗?其他同学听他是否读正确、读流利了。 生:指名读,评价。自由读。齐读。 2、过渡:同学们,想去看看华山吗? 展示华山的壮观图片,学生认真观看。 3、师:华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说。 三、学习课文,品读古诗。 1、 看图一学习第二节第一句话。 (1)师:这首诗是寇准和先生去登华山时所作。现在我们跟着寇准和先生一起来到了华山脚下。 师:站在华山脚下向上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华山很高的样子。 生:山顶上的树看起来很小。 师:登山的路是一级一级的台阶,看起来怎么样? 生:登山的路是歪歪扭扭的。(师:纠正用弯弯曲曲这个词,体现用词的准确性。) 生:山路显得很窄,走在上面会很害怕! 师:老师查阅了资料,华山的东西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这一条爬上山的路。而这唯一的路又是这样的窄这样的陡峭,走在上面会有什么感觉? (2)对比理解。 师:哪些同学爬过山?你爬的时候觉得怎样? 生:我爬过**山,爬到山顶,觉得很累。 师:而华山 2000 多米高呢,差不多六百多层楼房才比得上一个华山高。这样的山爬起来会很困难。 (3)品读第一句话。 师:课文第二节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