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心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惊讶、震撼、炫耀、若有所思等词语的意思。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男孩对弟弟深深的爱,感受人间的兄弟情谊。3. 借助旁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保罗对男孩的一次次误解,以及男孩的美好心愿,明白给予是欢乐的这个道理,学会关爱他人并享受给予的欢乐。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 从圣诞节入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圣诞节的了解(可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圣诞节的知识)。老师利用课件展示戴着圣诞帽,穿着圣诞袜,吃着圣诞大餐,唱着圣诞歌,互赠圣诞卡,互送圣诞礼物,互述圣诞愿望的欢乐情景,了解外国小朋友喜爱圣诞节就像中国小朋友喜爱春节一样。2. 在这欢乐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弟弟一件圣诞礼物一辆新车,于是引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大家想读读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哥哥的心愿》。、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课文的段,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语,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初步自学生字新词。2. 学生把自学收获在小组内进行沟通汇报。3. 各小组推举学生进行自学情况汇总,检测 3~4 个学习小组的自学情况。4. 分段检测学生的朗读情况,要求正确、流利,相机指导学生正音。5. 学生自由小声地再读全文,说说全文主要讲了什么。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 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读一读课文的旁批,试着在旁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试着结合旁批和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问题。2. 小组沟通:谈谈自己读后有哪些收获。把自己没弄明白的问题,在小组内寻求解决,大家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重新整理成 1~3 个问题提出来全班沟通。3. 全班沟通,共同梳理问题。如,在第 3 段可提出:为什么那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保罗十分震撼?在第 7、第 8 段可提出:为什么说保罗不懂男孩的心思,又猜错了?男孩的心思是什么呢?在第 9 段可提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男孩很爱他的弟弟呢?在最后两个段可提出:为什么说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节日兜风?你能想象出他们兜风的情景吗?为什么说给予是欢乐的?4. 学生选择自己喜爱或不明白的问题,自愿组织成学习小组重新进行讨论。强调要在读中议。5. 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老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注意边读边评边悟。6. 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给予是欢乐的、幸福的。作家克拉克给我们写了很多这方面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