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进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土地是农业进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土地的经营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曾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展,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矛盾与问题,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农村改革进展的快速推动,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舞土地合理流转,是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进展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将有力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进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一、我县土地流转基本概况。我县有农业人口 31.87 万人,劳动力 16.73 万个,耕地总资源58.45 万亩,二轮延包时,全县农户共承包土地 48.66 万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 20XX 月 12 月底,全县登记流转土地面积4180 亩,涉及农户 1452 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如下特点:流转方式多样化。从全县土地流转情况来看,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流转方式并存。一是转包,大部格外出务工家庭实行了这种方式。即原承包户将承包地全部或部分转包给转入户,转包条件和利益关系双方达成口头协议,也不经过发包方,只是一年一定一结算。具体数据临时无法统计。这种流转期限的不固定性,容易造成转入方的短期行为,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经营。二是租赁,实行这种流转方式全县共登记 1983 亩。如李家河乡青龙嘴村、干坝村,高罗乡九间店村、埃山村 470 户农民将 736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楚天林木公司建立贡水白柚基地;晓关乡茶叶加工大户龙维民等人在中村坝村租用土地,建立优质茶叶基地 200 亩。农户每年可从中获得 350——500 元/亩的租金收入。采纳这种流转方式,让转出方收入比较稳定,但未考虑到价格因素给收益所带来的影响。三是入股,登记面积 1919 亩。如李家河乡酉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吸收青龙嘴村 100 户农户 400 多亩土地入股,建立蔬菜基地,仅种植大头菜一项,农户每亩可获得 800 元纯利。这种流转方式,将农民与企业联成利益共同体,农民受益较大,但其收益受企业的经营状况影响较大,农民对此持观望态度。四是转让,登记面积 274 亩。如万寨乡移民通过转让从当地农户手中获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从而拥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当地农户在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已经有比较稳定的非农收入,通过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又得到了经济补偿用于扩大二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