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发声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 声乐发声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 导语:合唱是人声和谐美的结晶,它不但具有人声交响的特征,而且更有复调美、节奏美、和声美以及各声部之间所形成的对比美,因此合唱中的发声技巧非常重要。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合唱教程,欢迎大家参考! 合唱的发声技巧以大多数合唱团员的发声状态为基础,通过合理运作发声器官,提高歌唱发音中的调控能力(包括音准、节奏、音量、音色、呼吸、共鸣、语言等),以实现各声部间的相互和谐、均衡。因此,掌握正确的合唱发声技巧对于提高合唱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合唱发声训练技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合唱效果,合唱中常用的声音训练技巧必不可少。 第一、激起。“激起”就是发声前先想好音高、音量、音色并做好相应的器官状态准备,用气突然冲击声带振动,发出准确、洁净、整齐而有弹性和带有音头的声音,这是最基本的起声技巧,切忌唱出橄榄状的声音。“激起”要求小腹和横膈膜形成有力的对抗,后咽壁竖立,喉结稳定,气息激起在声带上面,在叹气的同时向上前方抽拉起声带的震动。激起有硬激起和软激起,要根据不同歌曲不同使用,激起常常和哭腔同时运用,激起也要和叹气巧妙的配合,平衡的运作。 第二、“软起”。“软起”就是发音前有气保持,先出气再出声;发音时要保持一种吸气状态,吸气要足,用气息烘托声音,无重音。它要求吐字时,要先打开内口腔,气沉丹田,然后,很到位地将字头、字腹、字尾用气息裹着送出来。一般情况下不使用爆发力,而是用内力源源不断地向外推。“软起声”与“硬起声”不同,“硬起声”是吸气后稍加停顿再发音,要求合唱队员以最低、短、轻的音发声,声音有弹性,能听到气与声带的撞击声。“软起声”比“硬起声”有更深的吸气量,它不是松驰而是控制,软起声的价值在于表现音乐作品中的旋律。 第三、“直声”。“直声”就是发声后保持状态,不要让声音出现抖动。因为每个人声音波动幅度大小不同、波动快慢也不同,这都会影响甚至破坏合唱的统一、和谐。它要求声音“空”和“通”,直接在高位置上用半声、直声或假声进行训练,这种相对没有波动的声音,和声音响纯净,易于协调,能表现声音的纯与美。 另,轻声、半声、抑制声等的方法训练,也是合唱队员必备的技巧。许多作品或作品的部分乐章必须运用小音量的声音(即弱声)去描绘,弱声并不等于松弛的轻声,相反,它要求声音更集中有力,因为弱声更有助于高位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