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1第一篇公路工程技术案例一【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项二级公路工程,起讫里程为KO+000~K20+10.52,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等,该地区雨季降雨比较集中,路面面层采用OOFC沥青混凝土,该面层属于典型的骨架-孔隙结构,具备排水功能,路面结构方案如图2-1所示,路肩大样图如图2-2所示。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对横接缝处理要求如下:首先采用B方法检测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垂直于路中线切齐清除,清理干净后在切除部位涂粘层沥青,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再用B方法检测平整度。最后对横向接缝进行碾压施工。【问题】1.写出图2-1中路面面基结构形式的中文名称及路面设计指标A的名称,写出图2-2中PVC管的作用。2.写出事件一中B方法的名称。3.事件一中横向接缝应如何进行碾压施工?【答案】1.A的名称是排水沥青混合料,PVC管的作用排除路面水。2.3m直尺检查平整度。3.横向接缝的碾压先用双轮双振压路机进行横压,碾压时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为150mm,然后每压一遍向铺混合料方向移动150~200m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2案例二【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的二级公路路基施工项目,长度3.5km,该项目共有15座跨径均为2.0m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盖板为C30钢筋混凝土,采用预制安装施工。涵身、涵台帽为C20素混凝土,涵洞进出口、涵底铺砌均采用砂浆片石砌筑,其中6号涵洞结构立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盖板涵施工主要工序包括:①测量放线;②基坑开挖;③基础施工;④出入口浆砌;⑤沉降缝与防水层施工;⑥D;⑦涵洞回填及加固;⑧现浇涵台帽;⑨预制安装盖板事件二:6号涵洞的15块盖板为同批预制,按照规范要求由工地试验室对**土取样制作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按照工地试验样品管理要求,工地试验室制定了试件样品管理制度,对样品的取样、运输、E、存储、F及处置等全过程实施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在吊运安装前,为控制盖板强度满足吊装要求,对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的一**三**块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分别为29.2MPa,28.2MPa,30.5MPa。事件三:施工单位在盖板涵施工中有以下做法:(1)盖板预制和安装时注意检查盖板上下面的方向。安装前检查盖板及涵洞的尺寸。(2)涵洞台预回填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控制填筑的压实度不小于94%。(3)工地试验室对混凝土试件样品进行安全性标识,以确保样品在流转过程中不发生混淆且具有可追溯性。【问题】1.写出图3中构造物A、B、C的名称;根据涵顶路基填土厚度,写出其类型。2.写出事件一中工序D的名称和盖板涵施工工序的正确顺序(写出数字序号即可,如:153...)3.根据混凝土试件试压强度,判断事件二中盖板是否可以进行吊装,再标明理由,写出试件样品管理过程关节E、F的名称。4.判断事件三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是请写出正确的做法【答案】1.A:跌水井,B:沉降缝。C:端墙,涵洞类型:暗涵《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汇编32.D是浆砌墙身,1236894573.符合吊装要求,理由:规范要求预制构件的混疑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方可搬运,盖板的设计强度是30Mpa,符合搬运的强度为25.5Mpa。根据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确定盖板强度为29.2MPa29.2>25.5,所以是符合吊装要求的。E:标识;F:留样抗压强度=(29.2+28.2+30.5)/3=29.3MPaE:标识;F:留样4.(1)正确(2)错误,填筑应在两侧同时对称、均衡地分层进行,填筑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6%。案例三【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一级公路工程(重交通等级),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总厚度56cm。沿线可提供的路基填料有黏土、粉质土、碎石土、砂性土,其一*路基包括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半填半挖路基、低填路基、浅挖路基、档土填路基等,低填路基示意图如图4所示,低填路基(填土高度小于H厘米时)施工按设计,要求清除表土后,进行原地面开挖并换填。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事件一:针对填方段,施工单位制定了相应的施工方案,部分施工要求如下:(1)在透水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