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的研究及应用公司设计院一、课题提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住环境大力改善,房地产业日趋繁荣,在各类住宅建设工程中,防雷及接地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其施工质量决定着居住安全,能有效预防雷击事件和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影响着工程造价和日后维护量。矿区以前建设的住宅楼大多采用专设的防雷及人工接地装置,存在着接地装置易锈蚀,接地电阻不稳定,整体防雷性能较差,日常维护工作量大,工程造价较高等缺点,所以根据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及矿区实际情况,在矿区建设中研究探索采取既提高建筑物的防雷性能和电气安全性能,又能节约资金,维护简便的防雷及接地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技术内容:(一)建筑物防雷及接地方式概述 :通常雷击有三种主要形式:其一是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叫做“直击雷”。其二是带电云层由于静电感应作用,使地面某一范围带上异种电荷。当直击雷发生以后,云层带电迅速消失,而地面某些范围由于散流电阻大,以致出现局部高电压,或者由于直击雷放电过程中,强大的脉冲电流对周围的导线或金属物产生电磁感应发生高电压以致发生闪击的现象,叫做“二次雷”或称“感应雷”。其三是“球形雷”。外部防雷系统由接闪器(避雷针)、引下线、接地地网等有机组成。缺一不可。直接截受雷击,以及用作接闪的器具、金属构件和金属屋面等,称之为接闪器。功能是把接引来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因如大地中泄放,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害。 从公元1753 年,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以来,避雷针作为接闪器唯一的形式,延续了上百年的历史,从十九世纪以后,逐渐有出现了避雷线、避雷带和避雷网。其分类如下:避雷针、避雷线 、避雷带 、避雷网。在房屋建筑雷电保护上,用扁平的金属带代替钢线接闪的方法称之为避雷带,它是由避雷线改进而来。在城市高大楼房上,使用避雷带比避雷针有较多的优点,它可以与楼房顶的装饰结合起来,可以与房屋的外形较好的配合,即美观防雷效果又好,特别是大面积的建筑,它的保护范围大而有效,这是避雷针所无法比的。避雷带的制作,采用扁钢,截面积不小于 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 4mm。避雷网是指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作为雷电保护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辅助避雷网),也叫做暗装避雷网。它是根据古典电学中法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