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团队成长和演变的密码与规律 一、引言 有这么一个企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唱响了品牌,同时也闯进了资本市场。表面上看,该企业正是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但真实的情况却是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因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核心团队中重用了太多的创业期间的“功臣”。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个来自乡土的企业,创业期间的功臣与企业的大老板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任其发展必须会导致割不断、理更乱的局面。更为要命的是,这些“功臣”大都来自乡村,在创业初吃苦耐劳的精神当然没话可说,但企业一旦进入品牌和资本发展阶段,逐步就变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起来。 当一个人的发展超越其能力的时候,一切都会变得不可思议。正如一个人的奔跑速度越过自身的控制能力的时候,必定会狠狠地摔一个跟头。企业经营管理也是如此,当自己没有能力去驾驭品牌和资本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既得利益,必然会全力驾驭和控制能驾驭和控制的。按照中国人早已被潜移默化的传承和经验,就是让自己诸侯化,通过建立山头,拉帮结派,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控制企业的内外资源,并全力以赴守护好这块“地盘”。 当这种诸侯势力积重难返、尾大不掉时,则上可左右甚至要挟董事会 ;中可打击异己,消灭新生力量;下可一手遮天、胡作非为。如此,董事长就必然会成为当年的蒋委员长,表面看起来可以号令三军,而其实早已线路不畅。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只有对别人有利的才会被执行,对别人不利的根本得不到执行。更为糟糕的是在这样的企业,董事会和董事长往往容易被各路诸侯包围看不到企业的真相,甚至被各路诸侯挟持或绑架。 这样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还能走多远,真的让人担心。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面对创业期的功臣,考验企业家的不仅仅是商业智慧,而是政治智慧。上述企业在其进入品牌和资本运作阶段前,没有用新鲜的血液替代原有的功臣团队。导致今天的局面,也完全是因为企业家“政治上”的失误。五年前,笔者就曾提醒该企业负责人,但似乎有太多的苦衷,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难以割舍。 该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走势,笔者也正在跟踪和关注之中。 二、核心团队:企业和企业家毕其力与市场对赌的结果 一个企业从创业开始,要做大、做强、做久,作为企业创始人的企业家不仅要有非凡的商业智慧,同时还要有非凡的政治智慧。商业智慧保证企业能在市场中迅速发现机会、把握机会,政治智慧保证企业能适时地找对人、用对人。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