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必背公式汇总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100厘米=1米1公里=1000米10厘米=1分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1分米=100毫米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1000米=1千米100毫米=1分米(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时间计算方法: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时间单位:1时=60分60秒=1分1周=7天一刻钟=15分1年=12个月60分=1时半小时=30分1时=3600秒1年=4个季度1分=60秒1天=24小时1世纪=100年表内乘法:1、乘数×乘数=积2、因数×因数=积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二年级数学上册数图形★解析名称图形方法数线段1+2+3+4=10数角1+2+3=6数长方形1+2+3=6数多层三角形2×(1+2+3+)=12数梯形1+2+3+4=10数多层长方形(1+2)×(1+2+3+4)=3043213213214321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米和厘米是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2.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3.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用“cm”表示。4.测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5.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6.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1)物体左端对准刻度0时,物体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2)物体两端对着的刻度相减,得到的差也是物体的长度。7.线段是直的,两端各有一个点,可以用来测量长度。8.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9.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组成的,正方形是由4条线段组成的。10.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当物体比较长或高时,通常用“米”作单位;当物体比较短或矮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二年级数学上册1.加法(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进位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2.减法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退位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上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3.连加连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4.加减混合: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没有小括号的要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5.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3)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①分析数量关系②求出中间量③根据中间量求出答案二年级数学上册1.角的特征(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角有1个顶点,2条边(直的)。顶点2.角的大小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3.认识直角(1)定义:直角是三角尺上最大的角。(2)判断:将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两条直角边。与角的顶点及两边对应看是否重合,如果重合,这个角就是直角。(3)说明: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4)示例:当时钟是03:00、03:15、05:00……这些时刻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就是直角。4.认识锐角和钝角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锐角直角钝角5.角的认识拓展(1)三角形有3个角;长方形和正方形都各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2)三角尺有3个角,包括1个直角和2个锐角。(3)用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拼出来的角一定是钝角;。用两个锐角拼出来的角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直角,还可能是钝角。边二年级数学上册1.定义:(必背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六元:表内乘法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2.认识:3×5=15乘数乘号乘数等号积乘乘乘等积数号数号读作:3乘5等于15。3.求几个几的和,用乘法计算: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3个5相加:5+5+5=5×3或3×5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3个5连加:5+5+5=5×3或3×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3个5:5×34.求几和几的和,用加法计算:。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3和5相加:3+5或5+3几和几的和就是几加几3和5的和:3+5或5+35.乘法口诀:熟练背会并掌握九九乘法口诀表第五单元:观察物体1.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