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自己的拖延症如何摆脱自己的拖延症 心理学认为,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下面我为大家手机整理了如何摆脱自己的拖延症的方法,欢迎阅读借鉴! 培育目标感 时刻提醒自己,当下所做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这就是目标感。失去了目标感,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被外界的诱惑误导。比如,你在网上找资料,不经意间,“相关性推举”把你带走了,找资料变成了购物。为了避开此类现象,每 3 分钟提醒一下自己:当前所做的事情是 3 分钟之前想做的吗? 给任务设定精确时限 假如为一项工作的完成计划了太多的时间,就相当于为拖延提前找好了借口。保持精确的时间概念,不要设定七八个小时、两三天、一两个月这样的时间段,一天就是一天,两天就是两天。做事情要有严格的截止日期和完成每项任务的时间,否则就会陷入拖延。 强迫自己做一个开头 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了,整个事情其实就已经规划好了,接下来,就是分步实施的问题了。比如说,你要写一篇文章,只要把开头写出来了,你就已经有了整篇文章的构思。谋定而后动!先做好规划,形成思路,再开始行动。只要迈出第一步,就不愁第二步了。 把工作变简单 把工作变简单,人们内心就减少了对工作的恐惧,压力感就会减弱,拖延就会减弱或消逝。简化问题、分解任务、制作模板,是把工作变简单的三个有效措施。下决心放弃不必要或不太重要的部分,并且把重要的事情有序化,是简化问题的关键。把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该自己做的自己做,该授权的授权别人去做。把工作模板化,就能使复杂变简单,能让无序变有序。 不必等到万事俱备 常常拖延的人总是在说,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再等等。等来等去,机会丧失,锐气殆尽,项目搁浅。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话:现在工作很忙,等有时间了再去学习;现在钱不够,等攒够了钱再去买房;等等。拖来拖去,导致望洋兴叹、追悔莫及。记得看过一本书,书中有个观点:交办工作不要等到对他有信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舍弃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是拖延症的'另一主要原因。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是大家普遍认同的做事标准。但对完美的追求,往往牺牲的是效率。尤其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追求,更是大可不必。做 PPT,为了找一张更满意的图片花上两个小时,是极不划算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你的工作任务达到标准即可,满意+1,也许,“满意”需要一天即可,而“+1”往往需要更长时间。 养成一个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