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秀教师的六个“学会”高素质的教师是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支柱。所谓“高素质”,当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个不断发展的标准,但其核心是教师对待教育工作、对待学生或者说待人待事的态度与价值观。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在一个人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曾经遇到过一位好老师,那么,他即使坏,也一定有限;相反,假如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不曾遇到过一位好老师,那他的存在对于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危险。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体现。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才会有高品位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品质对于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布贝尔一再指出,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发展着的、有着不可限量的人,积极地参与一切课内外教育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有的西方学者强调,在学校、在教室这个“文化生态圈”中,教师角色应该被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室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教师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和教育情景,不是外在的专制者,而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教师应该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正如当代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所认为的那样,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是建立在正确的人际关系、态度和素养上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这是从培养年轻一代所应有的素质而言的。2而作为教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成长和发展。所以,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我们的教师能够做到带着欣赏进课堂,带着微笑进课堂,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兴趣进课堂,带着成长的渴望进课堂,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下面,对“六个学会”的基本内涵,对其提出的理由作一探讨。一、学会等待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