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的第1课,重点了解信息的概念以及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信息和信息技术本身的内涵极其丰富,教材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旨在让小学生初步感知这一概念,知道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尽可能多地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信息现象,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合理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对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意义。由于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抽象,教学中可以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突破教学难点。■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他们理解的信息技术课就是玩电脑的课。根据学生情况,本节课用一课时完成,帮助学生转变认识,明确信息的概念,认识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了解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信息现象,了解信息,并在活动中初步了解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4.行为与创新能够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现象,初步培养学生选用合适技术工具处理信息的意识。■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信息及信息技术的认识(2)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2.教学难点认识信息活动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并借助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建构信息与信息技术概念。■课前准备第1页(共5页)相关图片、课件、小游戏、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师:上课之前,请同学们先一起来看一段短片。(播放全球通广告视频)师:这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拍摄的广告,谁能说一说这个广告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一艘船在海上遇险,打通一个求救电话,128人获救)师:这艘船在海上遇险了,这时候,这个求救电话重不重要?(非常重要)这个求救电话就是一条重要的信息(板书)。那么,这条信息是如何让别人知道的?(生:打电话)师:对,通过电话传递出去的(板书),所以救援人员才能获得这条信息,最终使得遇险人员获救(板书)。这个故事正好体现了信息活动的过程,也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出信息活动的过程。什么是信息?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信息,比如,(出示图片1)你看到这个交通信号灯,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图片2)你看到这张报纸,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声音1)听到这个铃声,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出示声音2)听到这个声音,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答)师:大家说的非常好,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我们可以简单的认为,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信息。那么,你能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信息吗?(学生举例说明)让学生感受无处不在的信息,体会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传递师:下面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和老师一起玩一个游戏,首先,我想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游戏规则。(学生读游戏规则)师:游戏规则大家都听明白了吗?其实,这个游戏也正好体现了信息活动的过程。屏幕上出现了一条信息,一位同学用自己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另一个同学,另一位同学获取信息后,经过加工处理,将答案这个信息,告诉(传递给)大家。由此可见,信息活动是一个不断再加工的循环过程。(板书)师:好,现在我们开始玩游戏,首先请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上来,老师给你们的要求是,只能用动作比划通过游戏,体现信息传递的不同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效的传递方式。第2页(共5页)来描述词语,不能发出声音。(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然后是第二组的两位同学,老师给你们的要求是,只能用语言描述词语,不能带任何动作。(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最后是第三组的两位同学,你们既可以用语言描述又可以用动作比划。(板书)(学生游戏)统计猜词个数。师:三个小组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大家觉得哪一个小组做的最好?为什么?哦,因为他们的表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