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讨论,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即一个年级由一至两位老师负责执教,便于稳定任课老师队伍和青年老师的培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如下,快随计划网我一起来了解下。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老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讨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化开展课堂教学讨论。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养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育科学文化素养,培育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青年老师在市教研室组织的评优课活动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年秋季,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阔老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进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究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老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究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老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实行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进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