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投标管理 一、投标工作日常管理 在组织结构的设置上,企业要有负责投标的专门机构,即使没有专门的机构,也要有一个业务相近的部门归口负责管理本企业的投标工作。其基本工作应该包括:投标台帐的建立和维护、编制资格预审文件、办理参加投标手续、讨论投标报价策略、牵头组织编写投标文件、负责投标过程中的澄清与答疑、打印出版投标文件、递交投标文件、办理投标保证退还、参加定标前后的谈判,直至定标后签订工程合同。 除以上基本的工作外,负责投标报价管理的部门还应在平常将以下工作纳入日常业务的范畴内: 1. 设备材料价格库建立与维护 投标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价格的竞争上,因此除了对具体投标项目进行必要的询价,负责投标管理的部门还应该负责组织建立设备、材料的价格库,这样不仅可以在投标报价时对能获得的询价设备材料价格进行修正,还能在时间紧急或询价困难的情况下利用价格库的信息进行投标项目的报价。 2. 已执行项目风险编写 对于风险的防范,除去对投标项目招标文件的认真分析讨论外,更多的要来自于已经执行的合同项目的执行反馈,在其他执行的项目上发生的风险,在新投标的项目上不应该再出现或者能有应对的措施减轻风险的损害。因此,需要负责组织投标的部门定期从正在执行的项目上通过走访或问卷的形式,就已执行工程项目遇到的各类风险进行调查、整理和汇总。避开在新项目投标时,对已知的风险仍没有实行措施进行防范和应对。 3.建立投标技术文件标准文本 使用标准的文本和格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为提高报价工作效率,投标人应在多年、大量的投标文件基础上进行总结,分析形成标准投标文件技术文件模板,对一般投标文件的技术文件的通用部分,如项目控制和执行、设计管理和协调、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HSE 管理等形成相对固定的格式,一旦接到投标任务即可在此模板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快速形成高质量的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 二、资格预审的编制 对于投标项目而言,资格预审文件的填报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通过资格预审,进而获得下一步参加投标项目的机会。因此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写质量在投标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一般的、技术要求不高、参加投标人众多的工程项目上,企业更不能仅仅因为资格预审文件的质量而丧失参加投标的机会。 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应与招标人的要求一致,一般可由负责投标管理的部门单独完成。随着企业不断的进展以及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