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宇宙中的地球【专题概要】(一) 命题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呈现以下特点:1.以某一典型区域的经纬网为信息载体,把经纬网的判读技能与区域特征分析相结合进行考察是最为常见的命题方式。2.以某一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切入,综合考察等高线判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应用、区域特征及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3.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问题是常见考点,侧重于对等值线方向、弯曲状况的规律描述和成因分析的考查,也是高考命题中能力礼仪夫人重要体现。4.以经纬网图、光照图及变式图为背景,综合考察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与区时计算等是命题的常考点,甚至是必考点。5.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考查命题较少,但随着当今世界对太空探测,开发力度的加大,此部分知识的考查也将会增加。(二)备考策略1.核心主干知识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根据经纬网进行方向判读、比例尺计算、等值线的判读及应用仍将是高考命题的相关内容复习时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地图相关知识。应加强地图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如地图上各种背景下方向的判读,结合等值线分布理解比例尺的应用等。(2)等值线问题。加强对等值线地图判读训练,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吧等值线的运用复习时可采用对比的方式,把我各类等值线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时要结合大气、洋流、海陆分布等知识,并注重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2.光照图即变式图、日照时数、昼夜分布等要素的统计图出现频率较高,侧重对学生图形判读和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实的把握基本规律,熟练的进行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图标转换等,同时学会举一反三。第一讲 地球仪 地图【知识体系构建】 【核心要点突破】 【典型例题】(2010·北京卷文综第 3 题)图 2 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 3-6 题。3.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A.3°B.5° C.8° D.10°【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范围及轮廓、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思路】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 20°,最北端在北纬 53°,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 33°;由于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选项 B 正确。(2010·江苏卷)图 6 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9~I0 题。9.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 线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