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届高三一轮复习必备——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考点阐释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是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简明性。它的阅读,就是要通过阅读及逻辑思维的过程,准确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正确认知文章中的科技内容,它与我们平时所学的科技说明文有所不同,高考不是靠科技知识而是以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文字为媒介,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选材上,既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又不乏地方特色,在题型上,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在知识考查点上,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是热点,文章把握能力要求逐渐增强。知识点考查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具有三个特点:①语意的单一性,一个用语,一个句子,说什么就是什么。②表达的直白性,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曲笔。③相对的纯理性,情感成分不多。从内容的角度看,每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都会向人们提供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全球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反映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从时限看,一般是最近几年的文章,有的甚至就是当年的文章。否则,它就没有阅读价值。其中的新知识、新信息大都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传达出来的。所以,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这类文章,就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它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近年来,高考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题基本上着眼于这三点,以选择题的形式,今年只有浙江、广东、北京卷是客观题与主观题综合考查,将概念、判断、推理隐含其中来进行。在知识点的考查上,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推断想象是热点,文章把握能力要求逐渐增强。真题精析一、(09 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数字海洋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台等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