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高考古诗鉴赏分类练习讲义(一)教材梳理《谈中国诗》分析中国诗的特征是“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说木叶》介绍中国诗富于暗示性;《人间词话》区别“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必修一1、《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橘子洲头美丽壮观的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回忆与战友们一起从事革命活动的不平凡岁月,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敢于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青年革命者。2、《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因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写得含蓄朦胧。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一种美好理想的象征,它是美好的却又是迷朦而不可及的。表现了诗人孤独、消沉的情绪。3、《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一片深情。对康桥的赞美,其实就是对岁月的感慨,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4、《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诗人呈献给自己保姆的一首颂歌,也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表达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这个单元告诉我们鉴赏诗歌时,一方面要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情感,应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和诗歌的表现手法等;要广泛阅读,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还要有意识地体验生活,增加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 意象,“意”是指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是指形象、物象。欣赏一首诗,要注意体会诗中描写的意象的特点。《再别康桥》中的“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大堰河──我的保姆》对大堰河辛苦劳作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及《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这些意象表达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情感,形成了诗歌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必修二1、《氓》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一段婚恋悲剧。这首诗运用直觉(独特心境)表现的手法,再现了女主人公催人泪下的悲怆呼声和她哀伤坚贞的感人形象。潜在意识的顺次涌现,感情节奏的自然起伏,衍成了诗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全诗使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男子婚前婚后态度的变化、女子婚前婚后遭遇与心情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