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导学案【学习目标】 1. 简单了解作者及相关元曲、元杂剧。 2. 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 揣摩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学习重点】 1、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1、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方法指导】 诵读法 点评法 【知识链接】 1、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 14 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2、《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普救寺的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金代,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称为《董西厢》(又称《西厢弹词》或《弦索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莺莺传》,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3、有关元曲及杂剧 (1)、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曲五大剧作家及其代表作 关汉卿:《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 郑光祖:《倩女离魂》 马致远:《汉宫秋》 白 朴:《墙头马上》、《梧桐雨》 王实甫: 《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 4.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积累(A 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筵席( ) 玉骢 ( ) 迍迍 ( ) 蹙眉( ) 萋迷( ) 玉醅( ) 金钏( ) 靥儿 ( ) 谂知( ) 青鸾( )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B 级) 1、《长亭送别》这一折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场景?(请用四个小标题加以概括) ( 1 — )送别途中——( — 11 ) ——( — )临别叮嘱 ———( ——19) 2、《长亭送别》表现崔莺莺和张君瑞 ,反映“ 用心 爱心 专心1 ”(提示:用课文原话)的送别主题。) 三、阅读与品味(C 级) 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一)赏读“途中之境” 赏读曲词《端正好》。(先背诵,后赏析。) 1、有哪些意象?组成了并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