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上的标签朗读|床头上的标签课文原文 一、教材分析: 这是拓展阅读中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一成一败的两个小故事。课文别具匠心的标题和巧妙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要求自己更仔细更严谨的化学家形象,让我们明白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二、学情分析: 一看题目,学生就会提出许多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学生会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另外,文章的词句也较为浅显,只要老师能够大胆放手,学生一定会在沟通中生发出更富个性化的想法,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教学目标: 1、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3、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4、学习李比希仔细、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李比希仔细、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五、教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形形色色的标签图片) 同学们,图片上的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称呼它们,叫什么?(学生回答:标签) 2、师相机提问:看了图片,谁能简单的说说什么是标签? 3、今日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床头上的标签》,看着这个题目,你们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请学生把问题写在小纸条上。) 抽生回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字词)。 抽生朗读、跟读、齐读。(相机介绍文中三位人物) 2、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主人翁重点写了几件事情?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课件展示)。 (三)分析沟通,解决疑问。 1、带领学生整理提出的疑问,简单的问题直接在沟通中解决。 2、结合学生的质疑提出新的学习目标。 预设: (1)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交臂? (2)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 (3)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以标签为课题? 将学生分为 4 人小组,分别讨论这 4 个问题。 3、抽生沟通。 在沟通问题(1)时,老师出示句子: 他( )呼吸,( )地阅读,读完( )。 请学生填空,然后抓住填上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想象李比希此刻会想些什么? 在沟通问题(2)时,师问:把李比希贴标签的句子勾画出来。(课件出示),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沟通问题(3)时,师问:李比希的更仔细更严谨表现在哪里?学生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词句。如:问、没有放过、反复思考、动手实验、查等。让学生体会抓住一个方面将事情写具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