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一位天文迷 康有为一位天文迷 他,一生是个谜。学术上,他倡言春秋公羊;政治上,他追求立宪保皇;为梦想,他却被迫海外流亡;一百年,他名满天下,谤满天下。评说纷纭,却难说清他的谜,更少有人知的是,他却是个天文迷,他就是康有为。 学问家是天文迷 话说谜一样的康有为,迷上天文早在青少年时期。不到二十岁的康有为,已是拜在岭南大儒九江先生朱次琦门下的高徒,受正统学风涵养,同时还受到张鼎华、杨仁山等先生的熏陶教导。尤其是朱先生,被康有为推崇备至,在康氏后来的自叙中,以清初大儒顾炎武、王夫之许之。在这段年少的时间内。康氏亦萌发了慨然经略四方之志,以济人经世为期。然而对他影响至为关键的人物,却是另一位来自四川的大师。 四川井研人,廖平。青年时代受封疆大吏张之洞器重,师从湖南大儒王闿运,治三礼、习春秋公羊,终成一代今文经学大师。康有为钻研经史,原来悉心古文经学,经廖平点拨后,有大开茅塞之感。心有所感,不能不发,于是奋然写下《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著作,至今为学界重视。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在这段时间,他还写下了一本天文著作,私自珍藏,秘而不发。 这部天文专著题为《诸天讲》,即是康有为几经修正,身后方才出版的力作。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一部天文著作,却着实留给了我们一个谜。后人常以康氏的弟子粱启超粱任公,为常变常新,而以康氏为守旧。却不知康有为年轻时,即已游历香潜、京师、扬州、镇江、上海等地,眼界十分开阔,绝不是一个闭门不知窗外事的读书人。还有康有为更研读了当时大量的西方译著,对科技文明的了解堪称深化。 一位读书人,不安分读书。读古书,却注重世用。经学家,又学习西方科技。康有为,这个谜一样的人。到底想干吗?宋代大儒陆九渊曾说: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一个人,胸中有丘壑,一条乡村就不能限制他的眼界;一个人,心中有天下。世间的学术就限隔不了他的志向;康有为,存心不忘君国,立志效法先圣,奋力进学,只为有益国族苍生,目新其德,只为不愧人生百年。康有为在天文之中,感发领悟的人生哲理,与易学佛经相印证,形成了康氏不同于古人,遗世独立的学问体系。 政治家的天文迷 有高远志向的康有为,自然积极求学,古今中外,尽收眼底。古人云:摘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豪气千云的康有为,自然不会安于独学无友。于是在万木草堂开坛授徒,评议天下,纵论学术,为文化做脊梁,挺立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