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是基础学科人才的选拔与培育,不再是简单的招生方式改革一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培育计划,并非简单的招生改革2024 年,自主招生因为种种原因结束,强基计划推出。对于强基计划,很多人尤其是培训机构总有意无意地将其与自主招生划上等号。其实,强基计划与自主招生没有任何继承关系,这一计划推出之初,教育部就明确强调强基计划是着眼于国家急需紧缺的基础学科人才的选拔与培育,与自主招生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自主招生更多强调的是招生,高校可安排所有专业招生,考生虽然以学科特长进校,但进校后还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强基计划则全然不同,不仅招生专业限定在基础学科,而且更强调的是“选拔和培育”,学科特长只是选拔的切入口,重点在入校后的培育。正因为此,通过该计划进校后,只能在自己原来的学科特长上继续学习,而不能作为进名校、自由选专业的跳板。在今年的强基计划招生中,各高校拿出的都是自己的基础学科王牌专业。中科大就明确强调,参加强基计划的学科专业都是学校入围世界一流学科专业或教育部学科评估 A+的学科,以及位居 ESI 千分之一的优势学科。而重中之重,则是培育计划。各校简章中都重点介绍了对强基计划所招收学生的“独特”培育方式:单独编班,强化交叉与通识教育,名师开小灶,本硕博衔接培育。如山东大学设计了“3+1+X”模式进行本硕博衔接式培育。南京大学不仅单独设计培育方案,甚至明确承诺:每生一项目、一导师、一游学。上海交大则把强基计划纳入该校王牌培育模式“致远书院”,为每一个强基计划学生建立单独的成长档案。清华大学的方案最为突出。为落实强基计划,由校长邱勇亲自挂帅,学校新成立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等五大书院,其中日新书院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的人才培育,致理书院负责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的人才培育,探微、未央和行健三个书院则负责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类专业,分别对接化学生物学、数理基础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三个专业方向。这些书院基本覆盖了清华多数王牌院系专业。清华此举显然是以强基计划为契机,推动全校本科生培育模式的调整,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招生政策改革或者单项培育模式的概念,是一次全校人才培育“强基化”的大改革。上海交大强基计划录用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夯实数理的基础上,强调理工交叉,积极服务国家需要的关键领域。清华大学强基计划招收的部分学生将可以同时获得“理”“工”两个学位,在打造数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