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急性脑中风病人死亡危险因素

急性脑中风病人死亡危险因素_第1页
1/7
急性脑中风病人死亡危险因素_第2页
2/7
急性脑中风病人死亡危险因素_第3页
3/7
急性脑中风病人死亡危险因素 本文作者:袁园李建伟吴桂深作者单位: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治疗科 脑卒中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 50%~70%的患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其病死率占所有疾病的 10%,是位于心脏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位致死原因[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患脑卒中的人数将进一步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为充分了解和认识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作者对过去 10 年终脑卒中院内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方便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可干预因素进行合理化的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4 年 8 月—2024 年 8 月我院神经科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2028 例。其中男 1290 例,女 738 例;年龄 35~87 岁,平均(69.57±8.33)岁;脑出血 840 例,脑梗死 1150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8 例;其中有 71 例患者死亡。 1.2 诊断标准 依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为标准,且均经 CT 确诊。脑出血:多在动态下急性起病,情绪激动、劳累、饮酒、用力排便等为诱因;突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腰穿脑脊液检查多含血且压力较高。脑梗死:常于宁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患者发病时无明显头疼和呕吐;发病较为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急性,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多急骤,有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阳性,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压力增高,基本可诊断。 1.3 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详细的调查,核对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院前时间、血压、有无并发症,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否正常,从而分析调查的内容与急性脑卒中发生院内死亡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纳 SPSS11.5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纳χ2 检验,以百分率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 2028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死亡 71 例(脑出血者 36 例,脑梗死者29 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 6 例),病死率为 3.5%。 2.2 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院前时间、血压、并发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急性脑中风病人死亡危险因素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